《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提到:“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自然以及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也是幼儿发现事物特征,概括、分类和寻求事物间关系等思维活动发生得最集中的领域。”因此,在幼儿园有这样一方小天地:有品种繁多的花朵,绿意盎然的多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五花八门的种子……这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场所之一——自然角,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探索动植物的生长特性,可以每天接触、长期观察它们的变化,并亲自管理、细心呵护它们的成长。自然角的创设,既是幼儿园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孩子们观察和探究自然的自由空间。
如何创设自然角,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围绕着这些教师们心中的疑惑,3月25日我园邀请了新青浦幼儿园吴建穗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一切在自然中发生》的讲座活动。吴老师结合自然角的故事,对于自然角的思考,包括了自然角的主体、发展意义、如何融入课程等、自然角行动与后续思考进行了介绍。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意犹未尽。大家纷纷感慨到:这样的讲座与我们实际需要吻合,专家老师解答了我日常教育中的困惑,让我们意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又指明了接下来改进的方向。
小小的自然角,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是亲近自然最直接途径。作为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认知特点,充分挖掘自然之物的科学价值,合理设计自然角,才能促使幼儿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与周围事物和现象进行对话;同时,教师要有效地支持幼儿的观察、思考和探究活动,不断引导幼儿提升经验,使之向更高水平发展。